10/30 講座紀實
本次文化人才培育系列「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講座第二場系列講座,以「當我們看見自己:邁向平權的美國博物館」為講座主題,探討博物館的公平正義,並邀請兩位學者共同討論。第一位是喬治華盛頓大學Nicole Ivy教授,在她職涯中致力於推廣博物館的公平正義,並擔任過美國博物館聯盟包容力計畫主任一職,在本次講座分享社會公平理念及平權包容實踐案例。而本次邀請的第二位學者是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辛治寧組長,就其自身豐富的博物館管理經歷和看法,融合Nicole Ivy教授的案例來進行與談。
Nicole Ivy教授首先說明了自己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身兼博物館專業人士還有公共歷史學家身份的她,主要幫助博物館以更具包容且可持續、有意義的方式來促進社會平等,除了策畫培訓活動、制定導覽策略,也研究博物館的敘事和館藏在社會平等中的影響,並深入探討與改進「內隱偏見」的現象。
在正式進入主題之前,Nicole Ivy教授先提出了三項問題給大家思考,分別是「未來的世代怎樣面對我們現在所主導的複雜的歷史事件?」
「未來的文化機構要怎麼區分發生了什麼事情和輿論怎麼說發生了什麼事情?」「未來的這些展覽會如何去處理現代的社會運動和相關的文化物件?」
接著Nicole Ivy教授介紹了目前美國博物館在響應社會正義運動上最有影響力的策略,也就是在2018年時,美國共20位博物館專業人員組成工作小組,面對種族平等、通用設計、LGBTQ等各種認同的議題,共同思考博物館在其中如何滿足多元、平等、近用跟包容性(D-E-A-I)的落實。
Nicole Ivy教授也指出,在當時這已不是新的議題,只是博物館並沒有很具體的落實,所以工作小組開始學習其他產業是如何克服DEAI的挑戰,同時規畫博物館專業人士可以做的具體步驟,而工作小組也定義出了五個主要的觀點,Nicole Ivy教授也開始向現場聽眾逐個介紹。
「內隱偏見」
第一個觀點是每個博物館人員都要面對自己的「內隱偏見」,也就是無意識的偏見,組織的思考和行為都必須要拋下偏見,成為充滿包容性的博物館,面對社會快速變化、人口變遷和終生學習等議題,包容性是博物館保持有效性和永續性的核心。若要取得實質的進步,必須進行制度化的改變,在每個組織的各個層級都必須要有賦權包容性的領導力,必須是所有博物館工作的重點,不只是由上而下,也是由下而上的推行。
「多元性」
多元性是人們在個體或群體層面上相同相異的各種樣態或方式,博物館組織中的多元性也非常重要,要去檢視組織中是否有許多不一樣的聲音來代表博物館。
「平等性」
相對多元性是描述性詞語,平等性就像是一個目標和承諾,達成策略性的優先事務、並分配資源、尊重各方,同時有持續性的行動,以及不斷的評估以達到具體目標。
「近用性」
近用性是讓每個人都有公平可及的管道,也包括通用設計的概念。組織要思考如何提出提供不同的空間,讓每個具有不一樣特質的人都有被容納其中。
「包容性」
包容性是確保組織的內外人士,每個人都可以充分參與組織中工作的所有面向,甚至包括決策過程。
分享完五個觀點定義後,Nicole Ivy教授對「內隱偏見」的概念進行延伸,每個人都會有帶著意識的偏見,反映在行為言語上,但也會有無意識中產生的偏見,不管是正面或是負面的,那博物館從業人員都必須要自我檢視,了解自己存在的內隱偏見,去思考它對博物館決策行為及公平正義的影響。
Nicole Ivy教授曾參考哈佛大學的做法,以醫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設計評估工具,來評估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內隱偏見,進一步進行反偏見的工作坊,並且建立許多跨館合作,成立DEAI工作小組與辦理研討會,共同促進博物館對於包容、多元、近用等各方面的發展。此外Nicole Ivy教授也列舉了許多如芝加哥博物館、明尼蘇達科學博物館等對包容性發展的措施與具體行動,也特別提到近年來美國許多博物館開始聘請了專業人士來擔任博物館的高層職位主導包容性相關的工作。
最後,Nicole Ivy教授對本次講座進行總結,他說博物館是具有公共性的,需要面對社會問題,並進行教育的使命,為大眾提供討論和反思的空間,甚至刺激啟發;與此同時,博物館的包容性、平等性和近用性就是個永遠的議題,面對社會中的不公不義、內隱偏見,博物館更要思考新的方式,實踐更永續、更公正的社會。
與談人辛治寧組長回應
與談人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辛治寧組長以幾個觀點來回應Nicole Ivy教授的演講,首先辛治寧組長提出了韌性模式(resilien model)的概念,面對未知多變的社會環境,保有願景、策略與實踐力的韌性模式對博物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正好比Nicole Ivy教授的前瞻原則策略,以系統性的思考、結構性的做法來面對未來,更讓博物館符合未來需要。接著,辛組長也指出博物館平權並不是二元選擇,而是更多的可能性,透過Nicole Ivy教授演講的內容來看台灣博物館的現況,是需要有個共同的價值典範,並用更前瞻性的方向來達成博物館與社會能更加契合的願景。
辛組長也回應了Nicole Ivy教授所提到的平權與組織變革必須始於個體,當我們認為平等是很重要的時候,參與就是很重要的議題,並要從自身做起就像今天的主題「從我們看到自己」。其實就是個共學的過程,這個共學者包括了組織內外部的關係人,也包括了大眾,博物館在這方面也要連結組織的社群、與社會能動者共同推動,就像Nicole Ivy教授提到美國許多博物館開始進行公平正義的具體行動,認為行動會引發很多後續不同的看法與改變,但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去實踐,反觀台灣的博物館狀況,面對不同的世代以及豐富的文化,我們也需要進行實踐社群的概念,就如同主講內容所說到的工作小組(working group)概念,匯集不同領域與見解來朝著目標前進,而史博館也正朝著這方向努力學習邁進,促進社會福祉。
Q&A時間
提問一: 如何增加博物館從業人員對於社會問題現象的省思能力?是不是能藉由團體或社群的組成,去讓台灣的博物館從業人員有更多的討論以及改變未能反映社會現況的缺乏?我們又如何突破科層體制的侷限,來去面對社會議題的討論呢?
Nicole Ivy教授以「#博物館不是中立的」社會運動和美國大屠殺博物館來回應,認為作為一個博物館從業人員,不管外在環境是甚麼,還是要把真相說出來,面對處理著複雜且不容易敘述的故事,我們也要移除心中的恐懼,進一步回應博物館本身公共性的價值以及教育的使命,並鼓勵以非政治性的做法來實踐。
辛治寧組長以兩個要點回應,第一點是認為任何事情的推動,還是要從個人做起,也要有跨部門的討論與協作,並建立起好的溝通,久而久之,在每個人及組織間互相的影響是會慢慢累積產生的。另外一點就是要融合外部環境,因為博物館與外部社會的環境脈絡息息相關,所以要成為一個回應式的組織,做好外部溝通,了解社會的脈動與需求,並與之達成共識,共同為平權或創齡等諸多議題努力。
提問二:如何讓每個人或博物館組織發現「內隱偏見」呢?有沒有甚麼培訓或研究方法呢?
Nicole Ivy教授表示「內隱偏見」是起自於許多企業中慢慢開始的反偏見員工教育,也提到許多相關的研究文獻供大家參考,並舉出了一些博物館相關案例。同時她也提到博物館從業人員需要有自我探討的能力,從「me to we」的思維思考自己是否有任何「內隱偏見」以及該怎麼做,甚至可以想想看自己被甚麼樣的「內隱偏見」針對過,或者也可以邀請相關的訓練人員來辦理此類活動,來觀察與省思任何「內隱偏見」。Nicole Ivy教授進一步補充,認為博物館組織內部也需要檢視所謂的「我們」、「我們的」是誰,這當中又有誰被包容在內,誰被排除在外,這也是讓博物館對「內隱偏見」思考的切入點。
提問三:請問演講中提到芝加哥博物館裡,對於評估員工平等性的活動能有夠多的補充嗎?特別是有關獎勵的部分。
Nicole Ivy教授從館外的產業做法出發,指出有些民間企業和公家機關皆會給予額外研習的員工予以獎勵,那芝加哥博物館也採用了類似做法,不一定具有強制性,但會對參與培訓並做出具體行動的同仁予以獎勵,並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數值之一。
總結:
講座至此也進入尾聲,主持人林玟伶教授也邀請主講人Nicole Ivy教授和與談人辛治寧組長對講座進行總結。辛治寧組長首先進行總結,表示今日接收到許多理念與相關案例,並釐清許多關鍵字的定義,也了解該從個人做起,及如何做評估、培力,進而建立一個機制。同時辛治寧組長也許了一個願望,希望未來能邀請Nicole Ivy教授來台舉辦培力工作坊,讓台灣更多博物館人接觸相關培訓。
Nicole Ivy教授首先感謝在場的工作人員,並表示樂於與辛組長合作,經過今天的講座,讓他重新思考博物館適應性和韌性,因為這跟要具有包容性的博物館組織建構是息息相關的,他也在今日的與談交流中了解台灣的博物館脈絡,得到許多啟發,希望未來能有更多跨國的合作,促進互相理解,創造出影響力。
最後,主持人林玟伶教授表示這次國際論壇的目的,除了拓展國際視野之外,也希望能讓所有人回應台灣的博物館,去思考如何做,並持續關注相關議題,希望大家能夠共學共好,為博物館的未來發展努力。
紀錄:史修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