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輔大 博物館學吧

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創造 : 京都的博物館活動How Do We Create Valu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Museum Activities in Kyoto

11/13講座紀實



本次人才培育計畫「博物館:變革力與堅韌性」第三場系列講座,主題為「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創造: 京都的博物館活動」,從日本學者的經驗,融合台灣的案例,探討博物館博物館面對一個多元變化的環境如何具備社會正向改革的變革力以及堅韌性。本次邀請兩位學者共同討論。第一位是京都文化博物館學藝員村野正景先生,在講座分享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創造跟案例,探討博物館怎麼跟社區結合。而本次第二位學者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曾婉琳老師,就其自身豐富的博物館管理經歷和看法,融合村野先生的案例來進行與談。


村野先生本次演講題目是「如何在當代社會創造價值:京都的博物館行動」,他首先對大家提問作為開頭提及「社會對博物館本來有甚麼樣的期待呢?」,日本曾有很多人會覺得博物館只是存放物品的地方,進而認為社會不需要博物館,但許多日本博物館的從業人員漸漸讓博物館成為被需要的場域。


村野先生簡介了京都文化博物館的本館和別館,接著表示博物館都要先了解資源與時間該投資在什麼方向,也必須掌握現代的社會議題與館舍狀況,進而瞭解博物館能解決什麼課題。而京都博物館所在地京都面臨了一些在地的問題,主要是社區關係薄弱與在地文化傳承危機,因此村野先生提出館舍的活動方向,以京都的學校資源和當地合作計畫兩項為主。


京都博物館「學校博物館計畫」

藉由京都地區學校密集的狀況進行館校合作,利用多所校內空間建立展示,如鄉土資料室、故鄉教室等等,呈現老照片與文物,並且開放大眾參觀,同時搭配許多課程和活動,協助校方與學生建立校內博物館空間,結合社群媒體宣傳各校的博物館空間,讓學生接觸博物館資源。


如此合作的新方式,突破過往學校與博物館的關係,藏品過去由館方處理並讓學生參觀,而如今是將藏品交由校方與學生處理,在推廣文物的同時也能豐富學校許多課程。與此同時,每間學校也會接收處理當地居民所捐贈的物件,加入展示空間的內容,也成為博物館的藏品,達到博物館與當地交流的目的。


與地方組織的合作計畫

村野先生提出了第二個案例,藉由日本近年來都市政策的「地區計畫」(Machizukuri),京都博物館也開始進入京都社區營造的計畫,並有三大方針:

1.與協力對象的社造組織共享其概念

2.與其達成概念共識後,與當地社造團體共同行動

3.對社區營造提出長遠計畫與活動

在這三大方針中,是與許多京都當地的社造團體進行大量的例會為基礎,建構社區中的人際關係、重新掌握並挖掘當地文化資源,並提高居民對當地文化的認識與情感,並以咖啡館形式或研討會形式分享與交流資訊,同時合作生產出許多如觀光手冊等社區營造物品以及各項活動,最後也共同完成社區營造成果展覽,在展覽中讓博物館、當地組織與觀眾互相交流。村野先生也提出了許多京都博物館未來的規劃,主要都是在博物館或地區活動中運用新技術與想法,創造出永續運用文化遺產的模式,並試圖運用在社區營造中。


最後,村野先生進入本次講座總結,他首先提出文化遺產是含有社會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而其中社會文化價值也包含了文化、歷史、社會等多種價值,過去的博物館都偏重於文化歷史價值,但至今必須在社會價值上有更多貢獻。而京都博物館除了關於打造學校博物館,也在社造活動中的執行。認為博物館與學校和在地組織的合作,都可以為當地社會、文化帶來正向效果,博物館也可以成為社造活動的後援,為社會帶來積極參與的效果,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活動來提高京都的文化價值,拉近博物館與人的關係。


與談人曾婉琳研究員回應

在演講結束後,與談人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的曾婉琳研究員以自身案例回應了村野先生的演講,首先他提到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在近年來的活動,其中最特別的是館舍與耕耘在地多年的社區文史工作者合作,結合在地淵遠流長的歷史與地理特性,舉辦扛竹籠屋活動,增強館舍與在地社區的連結。


曾婉琳研究員接著透過海報圖片,介紹了臺史博近年來的一些歷史展覽,比如「看見平埔」、「被流放的青春」…等,並指出至今大眾接觸到的台灣史很少,許多人是不清楚台灣曾被荷蘭人統治過,甚至台灣曾經被日本人統治過,所以對於台灣史的長期認知以及許多歷史的解釋會產生歧異,並導致爭議,而臺史博備受挑戰的就是如何處理有爭議的歷史,應該要有什麼樣的立場與行動。


而面對持續轉動的台灣社會與歷史進展,曾婉琳研究員指出,面對社會議題,博物館要更有行動力,去呼應社會議題並回應社群,最重要的是促進大眾的參與,接著她提出了臺史博近來最注重的「檔案收藏」系列計畫,主要是希望能為大眾保存歷史證據,這對之後怎麼去理解力史是很重要的起點。而臺史博除了收集文物外,也鼓勵與廣納捐贈品,並有許多跨組織的合作,希望民眾把自己的故事帶進博物館,以了解台灣歷史的各個事件,所以從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到2014年的公民運動,到近年來的新冠肺炎,館舍都有做相關的物件資料收集,並將其中的文物整飭處理後,透過展覽來呈現大眾歷史。


曾婉琳研究員聚焦說明了去年的「COVID-19資料收集計畫」,透過跨組室收集計劃小組的建立,進行物件收集與數位資料收集,並記錄關於任何物品的詳細故事。 特別是在數位收藏方面,大眾可以在專用網站上傳,分享日常的防疫風景,同時成為了館方的數位典藏之一,這個引起了許多關注與參與,也有學校結合校內學生「防疫聯絡簿」的措施,上傳許多學生圖文至網站中。


而這讓臺史博發現面對當代議題時,首先應該要給予平台,讓大家被動或主動地提供資訊,收集更多當代社會的聲音,並與社區有更多的連結,而館方就可透過這些資訊轉為收藏,並透過跨界合作,將展覽等方式闡述當代史給大眾。


Q&A時間

提問一:日本博物館面對疫情下對社區連結的處理方式為何?京都博物館有沒有更多的社區合作案例?

村野先生以三年前成立的「開發京都委員會」作回應,此委員會集結政府與許多資料館和社造組織的合作,建立共榮共造的平台,共同推廣各自的館舍和內容,其中最特別的是在名為「三條通」的街道上進行聯合活動,讓觀眾在街區遊玩,會有這個想法一方面是因為疫情之下很難在室內舉辦活動,一方面是因為與當地社區協會討論過程中,發現們社區大眾很少機會認識彼此,所以建構了這個活動場域讓大家交流。


村野先生也介紹許多京都博物館對於社區活動很多的嘗試,比如舉辦許多主題工作坊,如考古等,在與其他館舍的合作上也會常常互相聯繫,在加強連結的同時也希望推廣文化,這都是京都文化博物館一直努力執行並希望可以達到的目的。


提問二:京都文化博物館是否有像台灣的博物館,可能會受地方行政體制的限制,難以進行跨界整合?

村野先生首先提到日文中有「文化行政分割」一詞,也意指文化財會有因體制而發展受限的狀況,甚至在要達成與學校的合作等也是非常困難的,但村野先生也指出,盡管體制上的受限導致計畫難行,都還是有方法可以解決,必須要先把機關與機關之間的合作看成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以此開啟良好的溝通,對之後的進程才可以更順暢。


提問三:若博物館面對社區感情基礎薄弱時,在組織行動上要如何去介入,將氣氛和凝聚力帶起來?

曾婉琳研究員首先回應,館員必須要先了解透徹在地文化,以建立自信心,繼而也能與在地社區建立某種程度的信任感,但這社區經營的過程是會很漫長的,主要的解決之道是要有長期的關懷,以建立持續的連結。


接著村野先生也回應此問題,他非常認同曾婉琳研究員的想法,社區營造上是需要耐心的,必須長久的堅持,而開頭絕對很有挑戰性。村野先生也進一步提出,對於社區而言,博物館是一個他者,怎麼去讓對方接受博物館是很重要的一環,而社區也不會是一個整體,而是內部多樣化的,如何讓其中互相刺激融合,以創造新的機會也很重要。


提問四:村野先生講到京都博物館的學校博物館推動,是否有很多關於文化政策跨部會的合作才比較容易推動呢?

村野先生首先簡介了日本的行政組織,博物館是由文部省管理,文部省主要負責掌管教育機關,所以博物館和教育的交流活動在日本來說是很普遍的事情,很普遍的事情,但像京都博物館就有同時受觀光等部會的管轄,所以在一些事情上我們會受限於制度,基於隸屬機構的差異性和複雜性,沒有統一的教育或政策去促成,最主要從學藝員去發起出擊,去跟學校做聯繫,那有時還是會有政府的補助讓這些事情可以推動下去。


總結:

講座至此也進入尾聲,主持人林玟伶教授也邀請主講人和與談人進行總結。村野先生首先進行總結,感謝此次的邀請與所有工作人員,並表示非常希望能到台灣,最後也說明今日呈現的成果都是因為跟許多人牽起的緣分,希望之後能有更多的交流,創造更多的合作。


曾婉琳研究員接著進行總結,認為博物館從業人員是非常忙碌的,在許多需求的取捨間,絕對不能忘了館舍與社區的連結和延續。同時也非常誠摯邀請村野先生之後能到台灣進行交流。最後,主持人林玟伶教授表示這次國際論壇的目的,除了拓展國際視野之外,也希望能讓所有人回應台灣的博物館,去思考如何面對當代社會和社區,並持續關注社會連結與實踐相關議題,為博物館的未來發展努力。


記錄:蔣家愷


8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