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輔大 博物館學吧

後疫情時代與線上課程的發展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Pacific Science Center


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大博物館與機構為了克服館舍關閉與社交距離所帶來的限制,相繼推出多樣化的線上服務,例如:線上展覽、遠距教學等等,試圖擴大與外界的溝通,讓博物館的推廣與學習不因疫情而中斷。例如,美國的西雅圖科學中心(Seattle’s Pacific Science Center)發起「線上校外教學」計畫,與學校搭配合作,讓學生在疫情期間可以透過電腦螢幕來進行課堂以外的虛擬戶外學習。隨著疫情的趨緩,博物館與機構開始反思,因應疫情而誕生的的學習模式,隨著博物館的重啟,線上模式也將跟著落幕了嗎?


「線上校外教學」計畫

因應疫情,美國西雅圖科學中心(Seattle’s Pacific Science Center)發起線上計畫,其中「線上校外教學」最受到師生們的歡迎,學生們可以一邊透過螢幕與Gopro鏡頭進行生態觀察,一邊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搭配學校課程,計畫一共分為九個主題,從化學到行星地質學,以引人入勝的互動與視覺體驗來吸引學生。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Pacific Science Center


與大多數文化機構一樣,疫情期間,西雅圖科學中心設計這些遠距教學方案來取代實體課程。但隨著疫情趨緩,博物館迫不及待要再度向公眾開放,學習模式又將隨之轉變嗎?在非常時刻所採取的線上措施都將之停擺嗎?又或者計畫能經得起時間考驗,成為永久的學習方案呢?針對這些問題,科學中心邀請參與計畫的師生們進行訪問與調查,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發現,多數人即使在恢復線下課程後,仍然對這樣的線上計畫充滿興趣。

以下是根據調查後,所歸納出的幾個原因:


• 教學變得更容易

雖然線上教學有其自身的困境,但另一方面消除了傳統教學模式在舉行校外考察中所遇到的困難,並盡可能提供所有人在科學與文化教育方面的接觸機會。例如,有老師表示「線上校外教學」能節省到實地探勘的遙遠路途,且比起花一整天的時間到當地進行參訪,一個小時的線上校外教學要容易許多。老師們普遍認為校外教學的進行變得輕鬆,無需大費周章安排人員及旅程,在電腦前即可安頓一切。加上「線上校外教學」計畫還有專業的輔導員提供指導與客製化的服務,數位化的課程能馬上根據師生的需求進行修正,既方便又人性化。

除此之外,線上模式也有利於博物館教育活動的推廣,教育人員可以同時為全國小學生進行遠距教學。通過這種方式,無需額外的成本,博物館即可擴大其教育計畫並觸及更多學生。另外,數位科技的應用,例如慢速重播、特寫鏡頭觀察等等功能皆優化了學習體驗。


• 打破空間限制

透過線上計畫,科學中心能將學習資源傳遞到更遙遠的地方。不論在哪,學生都可選修相同的課程,享有同等的資源,這也是線上課程備受讚許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沒有疫情的攪局,科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的融合本身就是一項挑戰,但線上課程屏除限制、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接觸多元的視角,消彌了差距。例如,遠在太平洋西北地區的珍貴的動植物生態,藉著線上課程的推展將珍貴的資源傳播的更遙遠,引起更多學生的關注與興趣。


• 提升近用權

在提升近用權的道路上,除了需克服物理上的距離外,價格也是必須面臨的障礙之一。對於資源較匱乏的學校來說,「線上校外教學」是一個更有效且兼具品質的課外補充教材。相較於現場考察,遠距方案的花費對於學生來說更容易負擔,博物館或像是科學中心等機構通常也會為低收入戶的學生們提供優惠。

另一方面,幸在疫情之下,大眾開始重新關注網路資源不均的問題,這方面也因此慢慢得到改善。另外,遠距計畫也縮小了語言所帶來的隔閡,直播或影片的字幕與翻譯功能,使得聽障學生與外籍學生皆能更容易地加入學習行列。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Pacific Science Center

• 未來發展

大多數的虛擬博物館計畫皆為因應疫情的短期需求而創建,但如果我們繼續投入時間、人力與資源來擴大線上計畫呢?

雖然使用虛擬程式的教學概念早已不足為奇,但過去一年內,隨著師生使用的頻率增加,通過調查與諮詢,直接了解師生們的意見,使得軟硬體設備更加完善、使用者的技巧也越加精熟。

學習是需要親身經歷的,如學習者沒有親身經歷,沒有自己消化或理解,真正的學習都未發生。如此看來,在疫情中、在資訊科技發展的浪潮下,真正重要的其實是:科技的幫助是否能加乘「學習效果」。線上課程永遠無法取代親身的參與或面對面的互動,然而他所扮演的角色是增添課堂豐富性的重要工具。換個角度思考,也許並非「取代」或「淘汰」的問題,例如,運用線上課程作為參觀前的準備與參觀後的活動皆有助於學習效果的優化。虛擬程式提供在現場參與的學生們更多元的交流管道、降低教師課程準備的難度、擴大受眾範圍,盡可能為所有人提供學習機會。

圖片來源:Courtesy of Pacific Science Center


撰文:張芸榕

本文整理自美國博物館聯盟(American Alliance of Museums,AAM)







2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