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輔大 博物館學吧

建立博物館倫理實踐 解決當代社會議題工作坊

已更新:2021年12月10日




本次工作坊與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與藝廊研究中心RCMG(Research Centre for Museums and Galleries, University of Leicester)合作,主要討論當代博物館的倫理實踐,也呼應到了活動主題:變革力與堅韌性。在台灣,博物館倫理的實踐與討論容易被忽略於日常繁忙的生活中,因此透過本次工作坊,希望可以讓大家一起思考倫理議題,分享不同的經驗與想法,並且激盪出更多對倫理的認識,有助於未來的倫理實踐。


博物館中的倫理

Prof. Richard說明博物館的倫理重點是支持博物館做好的工作,將博物館工作對公眾形成最大的利益,也表示博物館能持續對世界發揮正向影響力。同時我們也能慢慢發現一種趨勢,即所謂的「倫理」不再只限於特定危機、特定時刻,倫理並非制式的,而是在每一天的博物館工作當中都要納入對倫理的實踐。

RCMG特別關注於如何增進博物館的社會參與度,也希望以倫理作為所有計劃的行動準則,幫助合作的文化機構達成高信任度的目標,使更多參與者,包括少數族群和群體,願意進入博物館,並且與當代社會議題的連結得更加緊密。


Wellcome Collection個案分享

Wellcome Collection是一個醫學的博物館,他們向RCMG接洽,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發現有許多身心障礙的朋友並不願意去參觀他們的博物館。許多這類議題的博物館在描述及再現身心障礙議題的時候,多數都會把身心障礙描繪成一種不足,或者容易被描繪成被社會拒絕的狀態,以及傳達「你是需要被醫治的」的訊息,等等偏向負面的描述都讓身心障礙者對這類型的博物館興趣缺缺。

Wellcome Collection在了解到這一點之後,認為他們需要更新自己的常設展。在和RCMG合作之後,他們重新設計了他們的常設展廳,有別於以往以「醫療」出發的敘事角度,他們改以身心障礙朋友的觀點出發去敘事,並以更符合倫理準則的方式完成他們的需求,創建出一個能讓這些群體感到被肯定、被社會接納的觀展氛圍,也希望能夠以此改善社會上給身心障礙者貼上的標籤和異樣眼光。


National Trust英國國民信託

國民信託是英國最大的文化遺產機構,登記在案的國民信託地點超過上百個,這些地點具有文化、歷史和自然的特殊意義。對英國整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遺產,但近年來國民信託也體認到必須反映時代的變化,以及呈現多元化的社會,然而原先國民信託所展示的是非常少數的族群,並不能呈現多樣性。國民信託體認到這點不足,希望能夠跟RCMG合作,來讓未來的國民信託有嶄新的面貌,最重要的是希望能達成Everyone Welcome的目標。

他們透過分享、學習,來讓這個龐大的組織轉型,此外也一直實驗新的做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人人的國民信託」這個目標。他們致力於使組織變得更有包容性,塑造人人都受到歡迎的文化與環境,也強調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性,並且增加參觀者的多元性。

RCMG和National Trust發展出一套倫理框架,最中央的圓圈是我們所面臨的倫理難題,周圍的九個圓圈是根據這個議題,必須堅持的倫理原則,是不可撼動和動搖的,以倫理框架的方式可以用來領導日常的工作、思考還有實踐。


Calke莊園

Calke莊園根據此莊園的其中一代家主:Henry Harpur男爵。因為這位男爵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孤獨男爵」,且不適合與人相處,他被認為在社交上具有古怪性,譬如只用字條與僕人溝通等等,漸漸的,這整個家族的人都被認為遺傳了這種特異的癖好,世代都具有孤僻的特性。

Calke莊園發現近年來「孤獨」成為一個日趨嚴重的社會議題,於是他們重新思考了莊園的論述,與RCMG合作並開始相關研究之後,根據調查,他們發現其實有些論事並不符合史實。同時過往Calke莊園的敘事有汙名化的疑慮,因此他們和RCMG攜手,決心重建整個莊園的敘事。

在這項計劃裡面共分成了十六個小組,所有志工、員工、研究者都可以自由加入各個有興趣的議題小組,他們被鼓勵在小組內發表想法,也可以參與重要的決策過程。

根據其中一個小組的研究,最後博物館聚焦在六個莊園裡的人物上,除了最初的Henry Harpur男爵,也包括他的其他家族成員,甚至是莊園裡的其中一個女僕。Calke莊園向觀眾呈現他們的故事,也以這個以往被認為古怪的家族為例,向觀眾討論了寂寞、孤寂、獨處和社會孤立等當代議題。


提問與討論


提問一:在Everyone Welcome的計劃裡面我們可以從組織變革的角度討論,在台灣很多博物館都屬於公立博物館,在這種環境大家會期待由上而下的改革,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是由下而上、從個人做起的呢?

Prof. Suzanne提到即便組織非常階層化,仍然有可能適用由下而上的團隊導向工作,重點在於如何進行自我組織,把館員、志工、觀眾,以及專家,包括學者或具有特殊生活經驗的人,集結起來並且推進工作。他也認為領導者扮演了重要的影響角色,上層的決策判斷會有助於組織的組成方式,並且進一步促進改變,這雖然是由上而下,但仍舊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力。


提問二:在Calke莊園的計劃案裡,因為涉及的志工人數眾多,如何成功改變、使這麼多人的敘事從過往錯誤的陳述轉向成我們目標的敘事?這之間會不會有什麼衝突?

Prof. Suzanne提到在這個案例裡是希望以打破階級的方式合作,RCMG位志工們打造了很多工作坊,希望能把志工再次凝聚在一起。事實上,在Calke這個案裡裡其實一開始是很艱辛的,並非那麼的一帆風順,因為的確有些人不願意去改變他們的敘事,也有人會呈現很抗拒的態度。在這之中有些人會慢慢改變態度,成為計劃中最強而有力的支柱,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整個計劃的進行過程中,的確流失了幾位志工,他們因為不贊成這些改變而退出。

但Prof. Suzanne也提到,有一套不可撼動的準則是重要的,也就你的倫理框架必須確實,這點一但完成就能夠幫助我們在一些事情上的決策。


提問三:以移工議題為例,我們在當代討論相關議題的時候,面臨到的是究竟應該呈現他們受害的一面,還是主體的能動性?

Prof. Richard說明,這類型的倫體挑戰和決策過程是每天博物館都會面對的,不管是忠實的呈現,還是多角度的呈現都需要很多倫理上的考量,任何的倫理議題都有其高度的複雜性。


提問四:以展廳命名的爭論為例,有沒有相關的例子,也就是意識形態和政治在博物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Prof. Richard認為在台灣的政治脈絡下,展廳的命名問題是非常明確的例子。在英國很多博物館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因為很多博物館的資金是來自中央或地方政府的補助,這就會導致有一條灰色的線存在。Dr. Sarah則認為尤其是在「黑人命貴」的運動之後,英國的很多博物館也面臨意識形態的問題,討論究竟英國不列顛的身分意涵是什麼,就像台灣討論台灣人的身分意涵。


提問五:博物館的倫理實踐和現實層面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Prof. Richard認為現實的博物館工作是極為複雜的,並不存在一個一體適用的公式可以解決我們所有的難題。這個問題體現了倫理的動態性,一個議題給不同的人回答會有不同的解方,世界上就是存有這樣兩難的倫理議題,而去識別出這類議題的困難性,將有助於未來我們推動更多不同的工作。

Dr. Sarah則補充,在倫理架構的幫助下,不僅有助於我們的決策,也可以提供我們新的工作走向和做法,因為倫理框架已經把我們面臨之困境的大綱都大致表述出來,可以告訴我們該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或過去用什麼方式來解決問題。我們讓問題浮出水面,使更多人對此有意識,也可以因此讓團隊去解決或面對挑戰。


提問六:以志工為例,許多志工在導覽的時候會大幅的加入個人情感經驗,有時候會跟博物館希望傳達的正確史實有所違背。我們究竟要去展現真實的歷史,還是要大比例的去講個人情感和經驗呢?

Prof. Suzanne認為我們應該定好優先順序,在Calke莊園的案例裡,把故事真實的呈現是優先的考量,那麼所有人就應該理解並符合這個原則。不可否認,有些志工在被要求改變的時候會有抗拒的心理,但我們更希望不能因此使得某些群體不願意進入博物館,此外可以透過讓志工參與的方式,將他們帶進決策過程中。


提問七:當處理情緒議題,每個人對於情緒的認知都不同,博物館應該如何處理這些議題呢?以及當有衝突的發生的時候,博物館應該怎麼解決?

Prof. Suzanne提出最重要的,首先是研究的深度,透過這個方法可以確立議題目標,以及將要處理的問題,以及定義的重要性,一但確切了議題相關的定義,我們就可以知道哪些是我們真正要著手探討的議題,也可以更精準地將欲處理的問題辨識出來。只要定義精確,當衝突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解決衝突。

Dr. Sarah則補充,在展覽的過程中會碰到觀眾願意敞開心胸分享他們感到孤單的實際經驗,以往這些情緒都被貼上了負面標籤,但若是我們成功打造出一個具有包容力的場域,我們可以看見許多觀眾是樂於分享的,這將有助於撕掉標籤以及去汙名化。


分組討論成果發表

本次線上工作坊在尾聲前將參與者分成三至五人的小組,在分享彼此碰到的倫理難題之後,選定其中一點聚焦,以RCMG學者提供的羅盤指南回答相關問題,並且完成針對這項議題的倫理框架。

在本次的成果發表中,有小組選定文物返還的議題討論,這項議題面臨了政治、以及文物保存上的兩難。也有小組提出博物館中的政治議題,包括展示中的敘事牽涉到的政治和意識形態問題,或是博物館如何在包容的前提之下展現自己的立場。有的小組則討論到與失智症長者及其照護者有關的倫理議題,包括如何讓移工進入博物館,而不只是單純的陪伴,以及館員、志工在面對這類需要醫療加入的活動的時候,應該如何受到訓練,以及博物館應該在這類議題上展現何種態度。也有小組針對動物議題進行討論,在環境與經濟發展中如何選擇、海生館或動物園中的動物福祉與博物館實際收入的困境等等。也有人討論到博物館中資訊透明公開與個人資訊之隱匿性的問題,探討博物館可以做到哪些程度。最後還有人討論視障者如何參觀以視覺藝術為主的美術館。

而在倫理框架的部分,多數人都提到了尊重多元聲音的多樣性,以及博物館行為的合法性,認為這是不可忽略的準則,此外還有決策的透明與民主化,以及不可少的尊重專業、文化近用、社會參與等等。


最後,主持人總結本場活動更像是一個起點,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博物館相關的倫理議題被呈現出來,藉此,我們可以繼續去思考更多的博物館倫理實踐,並在未來做更多的討論。


紀錄:史修華

59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