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德國]Multaka :成為文化匯集點的博物館 – 難民作為博物館導覽員計畫

Updated: Feb 25, 2020

在2010年「阿拉伯之春」突尼西亞民主革命之後,難民(refugee)成為影響歐洲社會的重要議題之一。德國於2015年宣布難民可到德國尋求庇護,此舉作為歐洲國家接收難民的開端。德國博物館也透過推廣相關計畫,以期達到「促進多種文化和歷史經驗的交流」。本文以德國案例—「Multaka:Museum as Meeting Point – Refugees as Guides in Berlin Museums」(2019)計畫進行探討。


Multaka匯集點計畫介紹

以「Multaka」(阿拉伯語是“匯集點”之意)為題,時間起於2015年德國的四大博物館—柏林舊博物館、柏林新博物館、佩加蒙博物館和德國歷史博物館的合作,這四間博物館地理位置相近,能夠做更好的串連,計畫目的為透過各自博物館中的文化資產聯繫西方及伊斯蘭文化的歷史脈絡,透過觀眾對於原家鄉文物的欣賞[MOU1] ,來建立難民自身的自信心。

相較於其他機構要建立此種特殊網絡,「博物館」更是處在一個更適當的位置(position),在對於難民原有國的文化基礎有所研究後,連結博物館的資源,推動相關活動。


導覽培訓課程

透過培訓具備敘利亞或伊拉克背景的難民作為導覽員,導覽員以「母語」的方式為難民進行導覽。同時,聘請專業對話交流的培訓人員,並不鼓勵博物館對於難民的單向知識傳遞,此外,博物館也儘可能展出及凸顯與難民相關的展品。導覽人員自行將感興趣的物品與過去的生活經歷串連一起,導覽人員具有高度的能動性,根據自身的歷史知識作為詮釋與反思這些收藏的物件。

Ÿ

活動工作坊

在計畫進行一年之後,在2016年成立18個跨國的工作坊,導覽員也參與活動,作為「調解者」的角色回應雙方的不同意見。讓雙方參與討論中東地區與德國地區的問題,試著串連兩者以及共享歷史文化。以玻璃工作坊為例,藉由歷史說明玻璃起源於中東,但在所有的現代文化中可以發現此種原料,用來講述中東與德國文化之間的轉移,強調歷史的共享。接著,讓參與者學習玻璃製作,結合兩者文化作為活動內容(Weber, 2019)。「Multaka」成了完整意義的「匯集點」,博物館不僅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圈,也成為一個跨文化的場所。


計畫的困難之處與解決辦法:

因導覽員為難民身份無法賺取金錢,則透過博物館中非營利性協會會員制度,由津貼的方式協助難民,並強調獲取與其他導覽人員相同的酬勞。在對外參觀者的收費方面:一般觀眾參觀博物館依常規收取費用,若其身份為難民則不收取費用。(Oltermann, 2016)


上述案例中的評估成果極具正面效益。不同文化背景的隔閡常被作為難民[MOU2] 困難的辯論論點及障礙,但對於德國館方而言,則在相反的立場:「透過欣賞中東文化的藏品,進一步使一個不同背景的人被欣賞,則可以使其更容易融入社會之中[MOU3] 」,在這樣的論點中凸顯了幾個博物館面對難民議題的優勢:第一、可透過具體的藏品作為文化交流的工具;第二、建立在原有文化研究基礎之上,幫助難民融入社會解決雙方矛盾;第三、透過具備非官方的角色給予難民實質的經濟協助。此內容也不斷在其他博物館及相關機構作為參考依據,充分展現「博物館」在處理社會議題中的彈性。目前,已有數千名難民參與,博物館藉由這個計畫的執行,發揮了其社會參與實踐的功能,讓Multaka匯集點之涵義得以實踐。



參考文獻

Oltermann, P. (2016). Berlin museums' refugee guides scheme fosters meeting of minds. the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6/feb/27/berlin-museums-refugee-guides-scheme-fosters-meeting-of-minds

Schlösser, M., & Pergamon. (2015年 - 2016年). The Multaqa-Project. Retrieved from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hibit/refugees-as-guides-in-berlin-museums/ggJCpWoxt4usIg

Weber, S. (2019). MULTAKA: MUSEUM AS MEETING POINT

Refugees as Guides in Berlin Museums. Retrieved from https://multaka.de/en/startsite-en/


文:莊佳娟

Recent Posts

See All

2020 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紀實

本影片為2020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紀實,活動由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合作,邀請到國內從事博物館設計、社會設計、展覽策劃、方案規劃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由林承毅(林 事務所執行長)以第一天講座作為開場,接著朱家琳(老派博粉繆思長)、剛勇(人生百味創辦人)、林仲如(阿山顧問公司展示科技研究員)、林志峰(博物館產業研究室主持人)、陳柏谷(藝術圖書編輯)擔任分組指導老師,以設計思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