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啟發! 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博物館與科技共同Call for Action講座紀實

Updated: Sep 3, 2020


本計畫第二場「啟發!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講座」於8月14日舉辦,邀請兩位專家跨界討論「博物館與科技」的議題;第一位專家為第一網站蔣居裕副總經理,以AI for Social Good (AI4SG)共同發起人身份分享該計畫的核心理念,另外邀請到博物館界的學者林詠能教授,他同時是教育部智慧博物館專辦計畫主持人,致力於培養博物館科技應用人才。

講題:AI4SG — 用行動智慧來愛社會

蔣副總分享AI for social good案例,透過大數據轉化成為行動的力量。2019年舉辦AI for social good award,共頒發四個獎項獎勵結合科技運用作為行動的單位人員。他發現社會有很多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政府機關,長期累積相當多的資料,但尚未具備數據分析或處理的能力。因此他們開始招募具科學能力的志工,稱為「資料英雄」以協助解決業務問題;以新北市政府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獲獎案例為例,透過數據應用的力量,先協助社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蔣副總提到AI for social good的要素:聰慧的方法、永續目標發展、有效行動,係指「運用各種聰慧的方法以達成永續目標發展(SDGs)的有效行動」,強調AI for Social Good (AI4SG),AI 不只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更是Action Intelligence;同時AI for Social Good影響力分為:規模化程度、社會的普惠性程度、行動智慧化程度,作為良好的案例評估標準。

    有關AI for Social Good使用的工具與途徑,他認為現在的AI在運算、記憶、閱讀、語音的辨識能力,人類已輸給電腦。但在意識的認知、創造與智慧,短期內AI仍是無法超越人類。所以不能僅仰賴機器,仍需要人的智慧,並釐清Action Intelligence的概念:

1. 如何達到Action Intelligence?

必須在對的時間、地點,為對的對象及提供對的服務。

2.        為何需要Action Intelligence?

時間、資源有限,科技的協助可使行動有效率。

3.        如何擁有Action Intelligence?

善用機器的記憶、辨識能力可使作業環節更有效率,並加上人類智慧。

4.        如何累積Action Intelligence?

「問對問題」是成功一半的關鍵!


圖一、蔣副總演講現況


講題:博物館數位平權的機會與挑戰


林詠能教授的專題演講,則探討博物館在數位科技應用,如何兼具文化平權;今年世界博物館日強調公平、多元包容,博物館具重要的社會責任。他針對博物館與科技面向分析,希望博物館透過數據提供更好的服務。

林教授首先就近期對臺灣美術館收費的討論,如臺灣的藝文環境普遍收費太低;從文化政策來看,博物館免門票才是世界趨勢,如英國所有的國立博物館、紐西蘭的國家博物館、在2008年後中國的省級以上公立博物館也是免費。

根據研究顯示,博物館參與的同時形成更高的文化資本—教育資本越高,社會地位也越高。文化資本高低,會決定社會地位高低。當門票很高,弱勢族群無法進入博物館。如需證件入場,也會形成標籤效益,在政策方面門票通常採取相對低的價格。因數位時代來臨,現今的文化品味改變,喜歡大眾文化亦喜好菁英藝術,即便如此文化資本的培養仍是重要的。

接著,林教授指出談數位平權意味背後的議題即為數位落差,這包含兩層次:一、是否具備相對應得數位資源可使用。二、是否具備數位素養。2012年臺灣研究調查,社會階層前百分之二十五,家裡百分之百具有網路資源。然社會階層後端的百分之二十五,僅有八成具有電腦設備,九成具備網路資源。每四個弱勢的家庭,就有一個沒有學習專用的電腦,顯示台灣數位落差不公平仍存在。幸運的是,臺灣學校的教育資源補足數位落差;在2018與2019年的研究發現,教育水準越高,數位參與越高呈現顯著正相關。


最後,林教授建議博物館應該採用數位平權策略,他以統計數據舉例,以往博物館在三月份疫情高峰時,搜尋虛擬博物館或博物館資訊的數量大幅提升,但到四、五月份疫情沒有減緩,搜尋數量卻下降幾乎回到常態。反而是對線上課程如Coursera需求是提高的,代表的意義是博物館應將資源轉換為課程內容,而且對象可能是學童,而非一般民眾。然而,博物館資源有限,如何服務更多人呢?林教授建議應在實體服務館內弱勢觀眾,並且在線上提供學童學習課程。

圖二、林詠能教授演講現況


問題討論

Q1主持人:

博物館如何以科技、數據,發展改變社會的行動?

A1蔣:

先定義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受眾是誰?很高興聽到 貴所將舉辦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工作坊,核心概念從人性出發的設計思考,受眾是「人性需求」。另外,需注意的是能在對的時間、地點、做對的服務,以博物館來說,便可藉由科技提供多語導覽擴大服務的觀眾。

A1林:

例如發展整合博物館服務的App,概念是博物館為主的生活地圖,如參觀前可Google導航,顯示週遭的停車位置,參觀中可以結合博物館Beacon做定位導覽,參觀後可在周遭搜尋餐廳,進行用餐。同時,蒐集觀眾使用行為等數據來提升博物館的服務。


Q2主持人:

兩位提到「人」為核心思考,建置語音導覽需要很多資源投入,有無方法或公共平台可供博物館使用?另外,使用科技蒐集觀眾資訊時,有什麼倫理議題需要特別注意,如何確保隱私權?

A2蔣: Google翻譯可以使用;透過批次處理、校正,可提供較快速和低成本的方式。如需要提供個資給予對應服務,至少做到使用者同意和拒絕的權利,或不要留存使用者資料、行為的結果以避免被盜用。

A2林:

博物館不可能擁有所有的資源來翻譯所有語言,因此Google翻譯是可以考慮的做法。至於資料分析,須讓觀眾知道相關的權利義務,館方盡可能避免使用太多觀眾資料,像是臉部辨識或生物特徵資料的留存。 Q3主持人:

「Big data」的數據需要多少量才能運用?

A3蔣:

「Big data」的Big不是形容數據的方式,而是「smart」;如果數據非常多,但不能(好)用,或錯的,再多大也沒有用,重要的是可運用程度。先定義要解決什麼問題或創造什麼價值?讓數據多元化,使其交叉分析可能性提高,會更全面有意義。 A3林: 我同意數據要smart運用。從中央極限定律,只要有良好的抽樣,50份就算常態分佈。由理論出發可減輕博物館從業人員的壓力,當數據量不夠大,能否聰明運用才是重點。


Q4 主持人: 數據運用需要學習,有無可讓大眾更親近數據的資源讓大家運用? A4蔣: 不要自我設限。現在網路資源的開放,低成本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可從生活化的角度思考。例如智慧手錶可記錄睡眠,了解疲憊恢復程度,生活收支也是一種數據。 A4林: 不要害怕數字。不一定要高等統計,不會使用迴歸、相關,也可使用次數分配等,解讀數字久了就會有感覺;像是減肥吃了多少卡路里,也是一種數據。只要多練習,自然會從數據得到想法。


結語: 講座最後,主持人玟伶老師作出總結,蔣副總分享AI4SG計畫精神「以人工智慧將資料分析更為精準,讓科技發揮影響力,用最佳行動追求社會公益。」,以及參與社會公益的案例,最終強調「重點是行動,只有行動才能展現資料分析的價值」。林詠能教授則從理論文獻角度,主張博物館應服務更多元的觀眾,提供弱勢族群的服務;而文化近用與數位平權同等重要,因地域差異可透過數位化提供資源。透過兩位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博物館與科技」,呼籲大家共同「Call for Action」,思考博物館與科技在社會公義與平權促進的可能性。

Recent Posts

See All

2020 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紀實

本影片為2020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紀實,活動由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合作,邀請到國內從事博物館設計、社會設計、展覽策劃、方案規劃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由林承毅(林 事務所執行長)以第一天講座作為開場,接著朱家琳(老派博粉繆思長)、剛勇(人生百味創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