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核心概念與推動理念

Updated: Feb 25, 2020

「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socially engaged practice in museums)」代表21世紀博物館界對於社會責任的嚮望,採用社會參與取徑(socially engaged approaches)與社會中的各種社群產生連結。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可說是博物館近用(accessibility)概念的擴大,不僅是為了增進少數或弱勢群體參與博物館的機會,更進一步地強調博物館在於人權(human rights)、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民主(democracy)、賦權(empowerment)、參與(participation)、行動主義(activism)等六大面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藉此,博物館在提升社群健康福祉、促進公民辯論與建立一個更為公平正義的社會上具有影響力。



輔大博物館所推動「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2020年博物館專業人才培訓計畫」

根據國際知名博物館學者Richard Sandell(2003)在其著作〈社會融合、博物館與部門變革的動態性(Social inclusion, the museum and the dynamics of sectoral change)〉中指出,博物館採用社會融合的實踐需要博物館認真地重新思考博物館的目的與使命、與社會的關係以及在社會的角色。如此的典範轉移,需要從促進機制與強化機制上來鼓勵博物館整體組織的變革,以及從業人員在觀點思維之轉化。

在本計畫中,輔大博館所扮演著倡議、引進最佳實踐以及評估與研究之角色,而文化部不僅是補助者的角色,更是強化機制的核心推動者,藉由雙方合作,致力帶動臺灣博物館從業人員專業知能之提升,提倡博物館朝向社會參與取徑之實踐。

從2020年1月開始,本計畫以「社會參與實踐」為主軸規劃系列活動,包含春季班隨班附讀、啟發系列講座、國際論壇與工作坊,此外,本網站每個月將分享國內外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案例,期待藉由國際案例與趨勢之介紹,啟發博物館從業人員、研究者、社會大眾對於本議題之重視。



Photo by Clark Tibbs on Unsplash


文:林玟伶


Recent Posts

See All

2020 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紀實

本影片為2020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活動紀實,活動由輔大博物館學研究所與國立臺灣博物館共同合作,邀請到國內從事博物館設計、社會設計、展覽策劃、方案規劃領域經驗豐富的專家—由林承毅(林 事務所執行長)以第一天講座作為開場,接著朱家琳(老派博粉繆思長)、剛勇(人生百味創辦...

Comments


bottom of page